第七百二十七章 太子下基层,接受历练_万历佑明
笔趣阁 > 万历佑明 > 第七百二十七章 太子下基层,接受历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二十七章 太子下基层,接受历练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二十七章太子下基层,接受历练朱翊钧收到太子的信后,很是高兴,且因而对田义说道:

  “你们东厂这些年做的不错,总算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没法再左右民意。”

  “这都是皇爷如天之功。”

  “若非皇爷善治,让百姓富足,东厂之人就算有三寸不烂之舌,也难以真的说动民众。”

  田义笑着回道。

  朱翊钧道:“话虽如此,你们东厂的确也是出了力的,尤其是你田义,朕知道,东厂在你手里,果然是在认真办事的。”

  “为皇爷尽忠做事,是内臣的本份。”

  田义再次回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道:“不过,你刚才的话也没说错,只要这天下万民的生活一直欣欣向荣,天下百姓就会一直愿意相信朝廷的,就算有人泼朝廷脏水,也成功不了。”

  朱翊钧说着就看向戚继光道:“元辅!”

  “臣在!”

  戚继光立即起身回道。

  朱翊钧则在这时吩咐说:“太子要去历练的县定好了没有?”

  “回陛下,定好了。”

  “如今休宁县知县出缺,殿下可以隐姓埋名去休宁做知县。”

  戚继光这时回道。

  朱翊钧听后点首:“这就好!”

  随后,朱翊钧就看了一眼吏部尚书王遴道:

  “你们内阁和吏部做好此事,皇亲贵胄皆要接受历练,如今就从太子开始。”

  戚继光和王遴忙拱手称是。

  原来,朱翊钧虽然让太子去南都监国,但实际上,太子去南都后并不是直接掌握整个在南都的中央政务,而是要先去一个县里接受历练,从了解基层情况开始。

  真正总揽南京各个部衙的政务的人其实是跟着太子一起南方的大学士沈鲤。

  而沈鲤依旧是直接向朱翊钧汇报,只是会抄录一份处理意见给太子。

  至于为什么这样。

  自然是因为不放心太子骤然处理较大的事务,而给国家造成太大的破坏,同时也让太子先熟悉一下基层,对大明内部有更深刻的了解。

  要知道。

  南京的许多衙门虽然都是闲衙门。

  但不是说所有衙门都没有什么事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实际上,南京兵部要管很多江防与海防的事务不说,南京户部也要管钱粮的,包括与黄册有关的人口调查以及土地调查这些。

  再有就是许多文化工作和许多藩王也都在这里,由南京的官员统筹。

  另外,如今大明大规模开海与进行海外扩张后,许多涉及海外的政务也会先直接在南京处理,毕竟南京离东洋和南洋都更近。

  所以,直接让太子监国处理南京的许多事务,容易出差错。

  故而,目前按照朱翊钧和他的执政大臣们的意思,是先让南都名义上有个太子在那里坐镇。

  而实际上,太子则是先去南方基层当个亲民官,彻底熟悉一下底层的民情民风以及县里的乡绅贤达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休宁?”

  太子看着从京师急递来的密旨,就微微一笑,然后对沈鲤说道:

  “沈阁老,南都就交给你了,需要我露面的话,就记得提前让人来报于我,我再回来应付一下场面的礼仪就是。”

  沈鲤拱手称是。

  接着,太子就对沈鲤附耳低声道:“休宁!”

  沈鲤听后颔首。

  为了避免让更多人知道太子实际上去了哪儿,太子也就只低声告诉给了沈鲤一人知道。

  半个月后。

  太子就真的来了徽州府,而以“朱昌明”这个名字,任徽州府休宁县知县。

  休宁县诸佐官吏员在明面上看到的资料则是朱昌明,而且只能知道朱昌明是新科进士,自然也不知道朱昌明是太子。

  但太子在到徽州府后,并没有先去休宁县,而是微服去了离休宁县婺源县。

  因为戚报国正在这里当知县,且眼下正要调任去浙江任官。

  只是太子在来之前,特地先给了他一封密信,让他在婺源务必多等一会儿。

  所以,戚报国也就没有急着离开婺源县,而在婺源县城的郊外,见到了太子。

  “我初来地方,只知道山美水美民风淳朴,但具体该如何做一方亲民官,却是茫然的,你既在这里待了几年,不妨给我指教一二。”

  “这里没有太子公爷,只有朋友。”

  太子说着还真向戚报国行了一礼,道:“还请赐教。”

  戚报国接着笑道:“这地方上,山虽美,却不能开采,水虽美,却不能填埋,民虽淳朴却也刁滑,乡绅官吏更不用说,明着都谦恭有礼,暗地里都多般武艺,更有上面各路神仙,殿下若真要做成事,只须记得,要尽量造福富人、别惹穷人,要损失一些人之利的话,就让中等之家受些委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top.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top.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